
這世上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感同身受。
你的遭遇,在別人看來可能只是一段談資。
你與他們推心置腹。
但他們只會把你的遭遇變成故事,傳播得更遠,滿足更多的獵奇而已。
曾國藩說:「好漢打脫牙,和血吞,徐圖自強。
」與其給別人傾訴,不如自己消化,變成自強的力量。
苦難是一個人的傷疤,也是一個人的勳章。
不自我感動,不自我標榜,也不自艾自憐。
在苦難中舔舐傷口,反思自己,慢慢療傷,才能慢慢強壯。
3/6

2、自己的志向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統計:一個人如果到處宣揚自己的志向,那麼這件事80%會變黃。
他會離自己的志向越來越遠,終至一事無成。
楚莊王三年不鳴,一鳴驚人。
他從未在公眾場合宣講,自己要強大楚國的志向。
反而是默默不語,暗中積蓄力量。
圖片人最容易受到暗示,有的來自別人,有的來自自己。
心理學家說:一個人在當眾表露自己志向的時候,大腦會欺騙他自己,讓他有一種已經達成目標的錯覺。
他也就不會再努力了。
所以《菜根譚》講:「君子之志,玉蘊珠藏,不可使人易知。」一方面是因為現實和理想差距太大,目標小了讓人看不起,目標大了讓人嘲笑。
萬一有人使絆子,還會給自己造成不小的麻煩。
另一方面就是要把志向「憋」在心裡,心裡的這股氣不散,達成理想的機率才會越高。
4/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