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、利益前的抉擇,見人格司馬遷曾說:「天下熙熙,皆為利來;天下攘攘,皆為利往。
」 蕓蕓眾生都是為了利益而交往的,在利益前的抉擇,通常能反映出一個人真實的人格。
看明白一個人的人格,就要觀察他在面對利益時,是否唯利是圖,是否能對得起良知。
古人說:「利之所在,無所不趨。
」人活著,終究是為了生活而在追逐利益的路上。
但是在利益前的抉擇和做法,卻能看出一個人的人格的醜與惡。
德行好的人,從來不會因為蠅頭小利,拋棄原則,違背良知,放棄做人的底線。
德行差的人,就算一點小利,把良知和原則拋之腦後,只在乎自身的利益。
曾國藩曾說:「與好利人共事,己必受累。
」真正人格高尚的人,面對利益時,都能經得住誘惑,守得住本心,捨得了利益,還能換位思考,絕不會違背原則,這樣的人便值得深交。
2/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