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三、慈悲超越同情:從「救助流浪狗」到「無畏布施」的修行真諦
拉梅什的故事並非鼓吹「善行換保命」,而是揭示慈悲的本質:
• 善行需「三輪體空」
若為求福報而救助動物,仍是執著。
《金剛經》強調:「菩薩於法,應無所住行於布施。
」真正的慈悲如他-父母是普通工人,自己漂泊倫敦20年,卻將微薄積蓄化為狗糧,只因見不得眾生苦。
無求之心,方生無量功德。
• 從「同情」到「慈悲」的升維
同情易陷情緒耗竭,慈悲則需智慧引領。
拉梅什未止步於一時投餵,而是系統性收養、醫治流浪狗,以行動斬斷苦難循環——此即「悲智雙運」:
「護生者,必得諸佛護念,天龍八部隨行守護。
」— 《法句經》
4/5